把会议内容重复出来,又加了一些自己的见解,颇有表现之意,看来他也不于甘寂寞了!
“袁绍称雄河北,麾下兵多粮足,又有一众文臣武将效力,就以实力而论,稳居天下诸侯之首,先前小有挫折,可是雄风犹存呀……至于朝廷一方吗,丞相大人励精图治多年,积蓄力量,操练兵马,就以军事实力来说,完全能够分庭抗礼了!
双方势均力敌,大战一起,必然精彩异常,也会耗时长久的,打个一、二年也有可能呀,如此一来,双方胜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谁的粮草更充足,二是谁的盟友更多了!”
萧逸久经沙场,对曹、袁双方的实力很清楚,一方兵多粮足,根基雄厚,另一方上下齐心,将士用命,可谓是半斤八两,谁能取的最后的胜利,就要看天意如何了!
粮草筹措问题,一直是曹军的软肋,最近几年老天爷不开眼,蝗灾、旱灾、风灾接连不断,动辄赤地千里,草木尽灭,庄稼更是颗粒无收,全靠朝廷的努力救济,这才没有出现大规模民变!
正是因为粮草不足,曹军每次讨伐诸侯,必须速战速决,一般时间不超过三个月,攻打寿春之役,全靠缴获的敌军粮草充饥,这才坚持了下来;还有围困下邳城,久攻不下,粮草耗尽,差点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