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绝对是千难万难!
再难办的事情,也怕遇到聪明人,曹操、萧逸、郭嘉围坐一起,或是唇枪舌剑,争论不休,或是闭口不言,苦思冥想,一点点分析,一步步推敲,各种利弊得失,全都算计清楚了,最后想出一个办法:效仿稷下学宫,召集诸子百家!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的高等学府,位于齐国的临淄稷门附近,专门的探讨学术,教授弟子,最巅峰时期,拥有上千名学者,成为了百家学术圣地,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凡到稷下学宫的学者,无论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如何,都可以发表见解,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的完善自己,也涌现了大量人才:孟子、邹子、申子、荀子……都曾登上讲台,留下灿烂一笔!
先人的宝贵经验,自然要学习借鉴了,曹操当即决定,正式昭示天下,放开学术自由,不惜花费人力、物力,就在许昌东门外,修建一座大型学府,聘请名师讲学,教授门徒弟子,至于学府的名字吗……争鸣台!
学者生性淡薄,不爱官爵,不爱钱财……不过吗,文人相轻,什么都可以看透,唯独名望放不下,为了门派名望,他们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