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臣,则臣必死!
就算曹操心有顾虑,不敢杀掉第一功臣,也会处处加以防范,慢慢的削掉兵权,最后把萧逸软禁起来,那样可就不好玩了,除非独树一帜、割据称雄,才能保住手中权利!
萧逸反复考虑过,此时与曹操决裂的话,代价太过惨重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行此下策,可是不决裂的话,眼前的难关如何过呢?
有人说了,推掉冀州牧职位,不就平安无事了吗,答案是:君之所赐,臣不得辞,那里推脱的掉呀?
曹操对天盟誓的,生擒、诛杀袁尚者,即是冀州之主,如果萧逸推辞的话,丞相岂不是食言了吗?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大汉丞相大人,更是一口吐沫一个钉,如果赏赐没有兑现,势必影响个人威望,以后如何号令三军?如何治理天下万民?
因此上,曹操再是不愿意,也得咬着牙兑现承诺,加封萧逸为冀州牧,然后吗……一腔怒火,三尺宝剑!
“太平本是将军造,将军不得享太平,白起坑兵四十万,落得横剑自刎亡,韩信功勋世无双,未央宫中把命丧,为人臣子者,真是进退不得,若无良策,唯有自污?”
萧逸苦思良久,要想平安无事,唯有设计自污了,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