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彼此辉映,比如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于秦,受到秦穆公的热情款待,在一次宴会之上,前者赋《河水》,后者赋《六月》,彼此诗词唱和,一时传为美谈呢!
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庞博大气、文字优美,堪称是一篇千古佳作,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一篇和文,与之遥相呼应,否则就更加完美了!
这个道理群臣也明白,可是他们穷搜肚腹,也写不出一篇诗赋,能与《观沧海》相媲美的,如果写出一篇拙文,出来丢人现眼,还不如默不作声!
“丞相大人-文治武功、英雄盖世,诗赋造诣也是极高,诸侯中莫有匹敌者,如果说谁与之争锋,那非大司马莫属了!”
万分尴尬之间,群臣不禁想起了萧逸-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常有一些奇妙好赋出世,他若是也在此间,或可与丞相一唱一和,别人谁有这个本领?
“呼呼!--启禀丞相大人,临渝大营八百里急报,有惊天大事发生了!”
正在游玩之间,一名信使顺山道跑来,累的汗流浃背,而后单膝跪地上,送上一份鸿翎急报盒子,上贴四根天鹅羽毛,代表十万火急之事!
“建安六年-秋,十月初三,公孙父子统兵八万,跨渤海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