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火炮还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在海战时软帆船也还是以近战跳帮和冲角战为主,福船相对而言并不落后。
贸易上用的着,海战也不弱,何必急着造大帆船?
罗方伯到底是在海外久了,眼睛只看到潮流,却看不清楚自身,特别是看不清楚徐子先的需求。
相对而言,船长,水手,贸易线路,可比提供造船术和技术工人对徐子先来说更重要,也更受欢迎。
最重要的一点,一艘五百吨的大帆船造价好几十万贯,一艘上好的三百吨左右的福船也就十几万贯就造出来,技术成熟,工人现成,工期快,要求低,徐子先怎么会舍近求远?
……
徐子先毕竟又耽搁了一天才准备往福州府城去。
新募的团练陆续又进营几百人,徐子先全部是亲自定下人选,挨个问话,虽然只三言两语,却是将自己的形象牢牢竖立在新武卒的心中。
经过这两天的事情,所有的武卒心里都会明白,不管是李长史或是秦司马,又或是那些录事参军事,参军,不管是谁,在武卒录用,训练,提拔,处罚,赏赐等诸多大事或小事上,俱是听南安侯一言而决。
外间的大事,甚至仓库码头,林定一杨释之一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