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参,最起码也得三百两银子,有几家老字号的商铺,一下子就带过来十几根……
三百年的何首乌,市价就要一百多两银子,有个收购何首乌的世家,一次带来了二十多枚。
不到一个月,银子就花光了。
然而药材还是不停地送来。
收,还是不收?
展彤咬着牙拿出自家的银子又撑了一阵,不过价格可没有之前开得那么高了,基本都是略低于市价收购的。
你不肯卖?正好,我省了。
然而人家千里迢迢地过来,不卖也得卖啊,别说略低于市价了,到后来竞争者多了,低于市价两三成都有人卖。
毕竟按那个价格出售,商家还是能赚不少的,若是不卖,原路送回去?那不还赔了路费了么?
又撑了几天,实在撑不住了,展彤开始拒绝收货。
当然也不是直接说不要了,而是开始挑三拣四。
一开始不是精品不要,人参起码800年以上,品相完美的才收。
其它药材也是类似,两三百年的根本看都不看。
但是,钱还是不够啊。
更关键的,是徐阳一去之后就没有回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