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府是牧景按照昔日雒阳建立的鸿都门学所建立的。
分科而教。
文学科,以儒学为根基。
易学科,以数学为根基。
而最后的是杂学科,所谓杂学,是牧景提出来了,以墨家思 想为根基,教的是工匠之学。
这对蔡邕来说,其实是有些大逆不道的。
但是蔡邕拗不过牧景。
这学科还是建立起来了,只是蔡邕当道,大部分学子,都是文学科的学子,只有少数寒门子弟,选择了易学科和杂学科,两科加起来,不到三十人,还得分两个班。
牧景自然知道蔡邕叫他来的目的,无非就是炫耀,然后告诉他,什么易学科和杂学科,那是没有出息的,最好裁掉,不要影响鸿都门学的名声。
这是一个儒家大贤的固执本能,哪怕牧景有滔天的本事,也是无法逆转的。
不过幸好,蔡邕是一个有底线,有原则的人,哪怕他这两科有意见,在鸿都堂上,他也会一视同仁,不会把资源偏袒任何一个科目,这次才是牧景让他当鸿都门学的祭酒的原因。
进了鸿都堂,鸿都门学如今十二个老师,连同祭酒蔡邕,已经恭候多时,除蔡邕之外,其余人纷纷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