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无法让商业发展起来的一个因素。
而新政上,明文律条上很多都已经清晰的标出来,对行商的各方面规范,比如税收上的规定,比如对于商户财产的一种保护。
这就会给人一种对儒家的调蓄。
站在读书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应该的,抓住这一条,新政就已经被攻击了不知道多少翻。
不过徐庶他们还是有点能耐的。
你们抓住一条,我就转移的方向,这条辩不出来,可以转移话题,他又不傻,虽说暗地里面很多人对牧景把商户看得太重有几分意见,但是这时候对于明侯府推动的新政,要有绝对的拥护。
上面争论的响亮,下面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的也很多。
“明侯府的新政,目前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是单单是从这些条文来看,的确有几分的惠普地方的意思!”
“条文都是摆在案桌上的,可做起来的结果如何,谁知道,贸贸然的破坏地方原本的秩序,多少人会遭殃,他们想过没有!”
“我倒是比较赞同新政里面对经商的定位,商道为下下之道,商户为贱籍,可古往今来,行商之人,也非皆为低贱之辈!”
“一派胡言,商人不事生产,剥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