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初纳,执事告纳先农,已享。耕时,有司请行事,就耕位,天子、三公、九卿、诸侯、百官以次耕……”
从这寥寥几语中,就可以看出汉代对春耕的重视程度了!为了让人们勤于耕种,不要有懒惰之心。连天子还有三公九卿诸侯百官郡国守相,都要起一个“模范”作用。
这样的一个礼节,称之为“籍田礼。”
《周礼》注曰:“古之王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必私自籍田,盖其义有三焉。一曰以奉宗庙亲致其孝也,二曰以训于百姓在勤,勤则不匮也。三曰闻之子孙躬知稼穑之艰难无逸也。”
籍田礼自周朝起,那时候的天子还籍田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直到明清时期,天子亲耕的籍田变成了一亩三分地,这也就是“一亩三分地”的口头禅的由来。
当然,这礼法上是这样记载的。可是那些天子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那就无从得知。别说是周代的千亩地,就是后世明清时期的一亩三分地,又有几个皇帝能够亲自耕种?
不过不管后世天子如何,据吕布所知,汉朝的天子还是要扶犁亲耕的。即使只是一场走秀,可那好歹也要知道耕田是咋一回事不是?而且天子扶犁亲耕,对于那些百姓来说,更是有着很大的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