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一再挽留,却仍然挡不住,便是连赵大也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其实这倒怪不得赵大不孝,而是此时的风俗便是这样儿,有客人来时,女子一般是不上桌的,一般就在厨房里凑合着吃了,至于男孩,别管多少,桌子上都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到了后世,这种风俗渐渐的少了。但是在山东等地某些地方,却还保留着这一风俗。
如果有客人来,只有家中的长辈女性才会上桌,辈分低一些的,还是在另一个屋子中吃饭,不与客人同桌而食,而男孩儿则不同,哪怕只有两三岁,也会有人抱着在餐桌之上吃饭。
崇祯皇帝只得等赵母出了屋子后,才落坐而食。
农家的饭食确实说不上好吃。一些玉米面做成的窝窝头,加上一些玉米面熬出来的粥,便是这一顿饭的主食了。
只是崇祯皇帝这种历史小白根本就没有记住玉米到底是什么时候进入大明的,见到有窝窝头,还是惊奇了一番,而且又怀念起了前世之时吃过的窝头的味道。
赵大见崇祯皇帝不去夹海碗之中的鸡肉,反而不断地向着一些腌渍好的野菜和窝窝头下手,虽然暗道这公子也是个享福享出毛病来的主儿,却仍然劝道:“公子多吃些这鸡肉,都是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