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靠着讲武堂发了家的。
比如蒋委员长。
后世的蒋校长在治国打仗方面的才能虽然比之其政治手腕天差地远,也同样对于各地方派系的军阀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分化拉拢。
但是其嫡系部队却是人才辈出而且忠心耿耿。
究其根本,除了蒋委员长占据了当时的大义名分之外,同样还是黄浦军校的校长。
在讲究天地君亲师的中国人眼里,蒋校长一下子就占据了其中两个位置。
这就很值得崇祯皇帝学习了。
大明也应该有自己的军校!
眼下的孤儿幼军是指望不上的,除非再过上个十几二十年的才行。
那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怎么办?任由大明的军事体系尤其是军官培养体系野蛮生长?
那可不符合崇祯皇帝的程序猿思维。在崇祯皇帝的拯救大明版思维导图之中,军队和军校体系,必须得抓在自己的手中才能放心。
别的不说,起码自己既是皇帝又是校长的,还怕军队以后能翻了天去?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军中的老将很多。
而老将求稳,新人则更容易接受自己的理念,也更为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