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包括王妃,世子,甚至于连王府中的仆役也都要跟着去。
而接到锦衣卫传来的消息,崇祯皇帝则是笑的开心不已。
瞧瞧,大明的藩王虽然都是当猪养的,可是怎么着也都比猪更聪明一些不是?
桂王这么一搞,所有的压力就全部转向了自己,还有南京的那些混账们身上。
最起码在这种情况下,哪所是桂王真的在封地上搞风搞雨了,只要没有把百姓给逼到四处烽烟的局面,自己就得“不忍致法于王”。
甚至于,桂王的表现只要好上那么一丁点儿,自己就得好生夸奖一番,“以为天下诸王之表率”。
因为桂王的这一举动就是明确的向着天下人,朝廷,尤其是崇祯皇帝表明了,俺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藩王。
同样的,桂王朱常瀛往凤阳一跑,南京打算搞事情的那伙人就全部傻眼了。
想要找一个合适的,用来搞事情的藩王还真就没那么容易。
木匠皇帝没有儿子,这个选项被划掉,再往上就是光宗皇帝朱常洛的儿子们。
老大木匠不用说了,当了几年的皇帝就凉了。
老二简怀王朱由?,四岁的时候也早夭了,这个指望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