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专门存放的油布包”这种文章,都是人为炮制出来洗脑残用的。
三千多公里的青岛地下管网,正常使用中的德国修建管网仅有两公里多点儿,占比千分之一都不到。
而那些油布包里面的零件,也是当时德国人修建地下管网时运来的配件剩余部分,而不是专门存放起来备用的——尤其是小仓库里面存放着“用油布包好的金属元件,虽历经百年却依旧光亮如新”这种屁话就更是扯蛋了。
下水道一般是陶的、瓷的或者水泥的,用金属元件是为了证明没脑子还是为了证明人傻钱多?
“德国制造”听起来很牛,但在十九世纪下半叶,那名声很臭,是廉价与劣质的代名词。“厚颜无耻”,是当时英国人给德国造产品扣上的帽子。
那时候,大英帝国是最先工业化的国家,它的产品,代表着工艺和技术的尖端。“买英国货”在当时不仅是人所尽知的时髦语言,还是一种富有的象征。
德国实现统一后野心勃勃的打算进入世界市场里面分上一杯羹,然而世界市场不是想进就能进——在夹缝中追求强国梦的德国人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并依靠廉价销售冲击市场。
偷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制造厂商标志,产品从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