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自己的土地。
再加上现在根本就没有赋这回事儿,又免了一应的徭役,普通百姓更不会闲的没事儿干跑去佃租土地。
虽然那些大地主在这个过程中也捞到了一些好处,但是对比起之前粮价极高的时候来说,现在的好处几乎是成倍的缩水。
在这种情况下再想跟以前一样捞好处该怎么办?当然是让粮价涨回去——想要让粮价再涨回去怎么办?当然是人为的抬高粮价!
想要抬高粮价,第一关就是朝廷那边。
崇祯皇帝肯定是不希望看到粮价上涨的,以少壮派为主导的朝堂大佬们肯定也是跟崇祯皇帝站在一条阵线上,同样不希望看到粮价上涨。
第二关就是平民百姓。
大明的百姓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家能不能吃饱饭,其次才是粮价上涨之后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吃不饱肚子,粮价再高有个蛋用?
甚至于还有一部分百姓则是跟那些大地主一样,同样希望粮价能够上涨——粮价涨高之后,自己手里的粮食能够卖到更多的银子,家里的生活会更好。
还有一个很操蛋的问题,就是大明朝的百姓还没有经历过网络大爆炸,很多消息要么是听说书人说的,或者是听邻居的亲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