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问题就在于怎么把现有的福船改造成铁甲福船了——原有的福船和宝船虽然足够牛逼也足够大大,可是跟铁甲舰的设计制造完全是两回事。
尤其是铁甲舰的体积,根本不是多加一块铁就能造的更大一点,里面涉及到的,需要计算的数据,几乎都是天文数字,而且还得不停的实验。
就以崇祯皇帝现在所在的这艘铁甲舰来说,从皇家学院把它设计出来,再到如今航行到英格兰的这艘试航舰只,中间足足经历了七八个版本。
在没有超级计算机,连普通计算机都没有,更没有autocad一类辅助软件,只能靠算盘来完成计算和验算工作的年代,这几乎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工作量。
更加操蛋的,则是每一个版本都得制造出来,然后试航——从最开始的微型版,再到湖面上测试的小型版,再到近海航行的标准版,再到最终成型的远洋版本,中间付出的人力物力几乎能够将一个小国家拖到破产。
就目前来说,也只有大明和奥斯曼能负担的起这份天文数字一般的开销。
而奥斯曼帝国显然没有发展海军的底蕴,哪怕是现在奥斯曼帝国意识到了海军的不足,已经在大力投入海军发展,然而缺失了几百年的底蕴依旧让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