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的工坊,要么强制百姓种粮。
然而打压工坊容易,却会影响了税收,强制百姓种粮,又怕百姓们心生不满,微臣驽钝,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了。”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开口道:“暂时且放任吧,看一看,百姓们会做出选择的。”
后世接触过各种各样论坛和新闻的崇祯皇帝知道,百姓们放弃土地然后选择务工是大势所趋——在农业集中化之前,无论怎么搞,务工的收入永远高于在地里刨食。
这种情况不单单是几百年后出现,随着大明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比崇祯皇帝设想中提前了几十年而已。
但是崇祯皇帝又有什么办法去解决?
就像是田三石说的那样儿,要么打压工坊,要么强制百姓种地,这两种方法其实都不可取。
至于提高粮食的官方收购价格,能够解决一时,但是却不能根治——粮价高了,就意味着工坊的用工成本增加,然后商品的价格增高,再往后估计就是通货膨胀。
然后还是会有大量的百姓因为工钱的增加而选择去务工。
崇祯皇帝也头疼。
自从崇祯十七年之后,整个历史的发展就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