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往下一个目的地而去。
崇祯皇帝接着在外面浪的飞起,刑部尚书孟兆祥和内阁大佬卢象升则是头疼的想死。
想想前一任内阁首辅和刑部尚书是怎么没的?
历朝历代想要修律,都是要了命的大事儿,搞不好从建国到灭国都不会修上几回。
换到崇祯朝可好,距离上一次《大明律》全面修订到现在才过去几年的时间,这位爷又要开始折腾了!
跟卢象升一起大眼瞪小眼的对视了半晌之后,孟兆祥忍不住开口道:“卢阁老,您可得替下官定下个调子才行啊?”
本身就已经头疼不已的卢象升顿时怒了:“替你定下个调子?谁来替卢某定下个调子?再者说了,这事儿又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你堂堂刑部尚书自己都没办法定调子?”
训斥完之后,卢象升又安抚道:“抱歉,卢某方才一时失态,让孟部堂见笑了。”
孟兆祥连声道:“不妨事,不妨事,卢阁老也是心忧国事,又何来见笑一说。”
点了点头之后,卢象升又接着道:“其实这事儿说起来倒也简单,你就记着一点,不偏不倚。
卢某已经看过一些卷宗,原告事主是读书人的,地方官府往往会偏袒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