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前,古代的那些邦会首脑出资在寺庙的高台搭戏台,在所有居民选出丰韵屁股大的妇女一个,化妆成送子娘娘。那天可以说的,台下人山人海,争睹童子归宿。
戏演完,用锣鼓猛敲,送子娘娘出到台前,台下众人齐声喝彩,各家抢手跃跃欲试。十二个童子用红绸束腰,由专人用大托盘捧至娘娘跟前。娘娘持之在手,笑向台下致语抢童子,生贵子;母享福,一辈子。
然后用力远远掷下。台下顿时鼎沸,各家抢手奋勇争先,蜂涌拼抢,闲人立于山包指说笑看。第一个童子尚无着落,第二个,第三个又来了。形势渐趋复杂,拼抢也更为激烈,有跑者,有追者,有顾此失彼者。为一童子,几批抢手往往撵出数里之外,不肯罢休。童子归宿,以解下腰间红绸作准。抢到者,趾高气扬;落空者,颓然无趣。时间长达二、三小时。
童子到手,需飞身雇一彩轿、数名吹鼓手。置童子轿,一行人披红挂彩、吹吹打打送往雇主家。雇主翘首以盼,见一乘轿冉冉来,急令放鞭炮迎接。家备丰盛酒席,款待抢手、吹鼓手、轿夫等有功之人。邻里闻讯,赶来道贺。家主欣欣然如得贵子,散红包,撒喜钱。
童子每日奉香案,与祖先牌位一般。夜半于时,主妇起夜烧香,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