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水泥代替,从前的高洼桥也恢复了枉死桥的原名。此路为高洼村至哈尔滨、吉林的必经之路,向北最远可延至终点,金代的蒲榆路。
据高洼村里年长者回忆,这座枉死桥大概始建于雍正年间,原名安定桥,寓意太平安宁,是清朝帝王东巡的必经之路。也是木料运输枢纽。由于高洼村本地并不产石料,所以修桥所用石材全是从下洼村的一处石山采集。那座石山所产青石异常坚固,经久耐用,修桥铺路极为适用。
始建之初,该桥为三孔石拱桥,间一个大孔,两侧两个小孔。桥宽约8米,长约16米,修建方法颇像赵州桥。传说,当桥修建完成后,怪事频生,有许多人无故在桥失踪。更有人桥后便再也没有见他下过桥。
惶恐的村民最后请了当地一位有名望的风水先生。那先生在桥来来回回走了许久,皱着眉头,声称“修桥的时候沾了恶鬼,要将百鬼图雕刻在桥面的青石方可将其镇压。安定桥的名字也必须改掉。”
果不其然,当百鬼图雕刻好后,再也没有人失踪过。而安定的名字,也被风水先生改为了枉死。
1927年,该桥被拆除,拆下的青石大都被用作村新修道路旁的里程碑,或是高洼村站向北铁路沿线的里程碑。还有一些运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