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水浒大寨主 > 正文 第六十章江湖纷争事
要分为四类:巾、皮、李子、瓜。“巾行”,顾名思义,从事这一行的江湖人,大都头戴儒巾、葛巾,显示出自己出身儒道,是有文化的人,不同于打把式卖艺之流的“村蠢愚夫”。他们从事着脑力劳动,诸如相面、测字、算命、代写书信等,顶着个先生的头衔。“巾行”中人虽然是吃“文化”饭的,但有一种技能,却绝不能放下。这便是江湖伎俩——得学会揣摩客户心理,花言巧语引人入套,这才是“巾行”中人混饭吃的真“本事”。</p>

    “皮行”,这名称来源于满族人,但是在早前历朝历代也有这行人,诸如赤脚医生、江湖郎中。清代满人信奉萨满教,治病多靠巫医跳大神,一边手舞足蹈,一边敲着皮鼓。这皮鼓,在东北二人转中有使用。时间长了皮鼓成了医生的标志,满人入关后,人们便习惯称呼江湖游医这一行当为“皮行”。皮行的郎中们后来并不敲皮鼓,改成了摇铃,“如圆形,中空而有胆,作声震耳”,所以,他们的另一称呼“铃医”,倒是更形象一些。</p>

    其余唱戏的、杂耍的、变戏法的,因为他们崇拜的祖师爷是曾在梨园召集各类艺人的唐玄宗李隆基,所以自称“李子”。在江湖上,也有称他们为彩门的,大概是因为这一行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