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出了一个奇人,便是于文老夫人的长子,于文荣。
于文荣从小不爱舞文弄墨,专爱刀枪棍棒,若不是于文泰这个二弟在文学上素养极高,于文老爷子也不会容得长子学武,不继承祖业。
于文荣一生只有一个儿子,便是于文尧,于文逑,于文敏馨三人的堂兄——于文封。
而于文封从小边关长大,随父亲见惯了沙场,因此,也励志习武。
其实,在于文荣出征边境地之后,于文荣、于文泰这对兄弟就不太见面了,但是再不见面,也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于文泰也清楚,要不是于文荣这个在边境苦守的兄长,他在朝中的位分,也不会上去得这么快。
四年前,于文荣死在了边关。
于文封当时还未娶亲,并且要为父死守丧,于文封就捧着父亲的骨灰盒,回了京都,守丧三年。
三年期间,于文封一直住在于文泰的家。
于文老夫人、于文夫人还有于文倩,一起琢磨给于文封娶了一门亲事,于文封从小就生长在边关,对京都里的家人,并没多少感情,这次归家本还心有膈应,总觉得是寄人篱下,但三年下来,于文泰一家的厚情,却是将他们过去二十年没能养出来的的情分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