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鲁宁躬身应道,然后取过摆在木架上的一根铳管交给苏承羽,“这是三天前刚制成的铳管。装六钱五分的铅弹,九钱火药,试射数十次,无一次炸膛。”
苏承羽接过八棱形的铁管掂了掂重量,大概七八斤的样子,因为是试制品,表面还没有抛光,透着一股铁器的粗野美感。
没等他询问,鲁宁便指向枪钻架上的另一根铳管道:“小人觉得大概用不到九钱火药,所以又试制了一根管壁稍薄些的。”
苏承羽看到枪钻架后面摆了七八根粗细不等的铳管,显然这些工匠近来做了不少尝试才得到他手里这根成品。
要知道,这些铳管全靠手工镗孔,两个熟练的工匠花费五六天时间才能制出一根。
此外一旁还堆了十几套铳床和铳机,显然只要铳管一定型就能立刻装上试用。
“哦,对了,东家。”鲁宁拿起一副铳机指着上面的弹簧,兴奋道,“我们从铁场新炼出的钢锭中挑出一些制作弹簧,这簧力比以前提高两成还多。现在这铳机的发火率足有七成了。”
苏承羽点头,“这铳机的弹力暂时够用了。以后有时间了我教大家制作专用的弹簧钢,那弹力更足。”
他随即想起最关心的问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