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杆带动锥形的钻头不断深入铳管。
整个过程中还得不断将铳管拆下,检查是否钻歪了。经验不足的工匠每钻成一根铳管甚至会钻坏两三根。
苏承羽对这台简陋的钻架大为皱眉,首先这钻头的形状就不够合理,比后世常见的那种经过函数计算外形的钻头,在效率和稳定性上都要差不少。
其次这钻架采用钻头下压的模式,钻头在被弓弦拉动旋转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左右晃动,难怪会经常钻歪导致铳管废掉。
而解决方案也是现成的,后世任何一个小加工作坊里都有的镗床就能胜任。只是眼下没有电机,只能以人力驱动了。
苏承羽要来纸笔,开始绘制镗床的结构图。
这次比设计水力锻机还要简单得多,一来镗床他见得多了,无需费心思 设计。二来这镗床要求的功能单一,就是钻铳管。
所以什么升降机构、夹具之类全都可以省略,制成固定的不但可以减少技术要求,而且稳定性也更好些。
不多时,一台脚踏镗床的设计图纸便被他画了出来。
鲁宁等人对这种标准工业图纸已经很熟悉了,对身负“奇门遁甲之术”的陈州王殿下能设计出这种精妙至极的器械,那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