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铁水尚处于液态或糊状时,还可以进行搅拌脱碳的工序,虽达不到直接出熟铁的程度,但含碳量已大为降低。
甚至时下很多地方用土法炼出的钢还不如苏记铁场高炉里出来的铁。
苏承羽之所以这么大费周章,其中很重要的目的之一便是提前预热铁、钢一体化的生产模式。
等以后要上平炉炼钢时,只需要升级炼钢炉就成。
苏承羽在离开铁场前,将一副短剑的图纸交给了鲁宁,并吩咐他要在所有燧发铳的铳管前端铸一个小突起。
图纸上的短剑长一尺半,窄刃,剑柄的位置被一个带卡榫的圆形套筒取代,套筒上留有一道“乙”字形的镂空槽。
鲁宁拿起一只铳管,又捡起一小块废铁片试着卷在铳管上,好半天终于明白了苏承羽所说的要将短剑卡在铳管上的意思 。
原来这铳管上的突起是卡榫,套上套筒之后来回转动,卡榫便能卡入镂空槽中。
这正是一支十八世纪各国普遍装备的套筒刺刀。不过在时下却是前所未有的发明。
苏承羽在安排好铁场的事情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赣州军器局。
即使有了水力锻机和脚踏镗床,想要在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