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问题的角度极为新颖,片刻工夫就让他有茅塞顿开般的明悟。
眼看夜深,他不敢耽误苏承羽休息,便要起身告退,临走前无不感慨道:“下官祖父钻研几何、算学经年,下官自以为他是大明在这方面的翘楚。今日遇到殿下,方才知道下官所知实在有限。”
“钻研几何、算学?”苏承羽心中一跳,还自以为是翘楚?他忙问道,“敢问令祖尊名?”
徐尔路肃容拱手道:“崇祯朝内阁次辅,讳上光下启。”
“光启?”苏承羽愣了一下,徐光启?!
怪不得敢说是几何翘楚,这是中国第一个翻译《几何原本》的学者,大明的“中科院院士”啊!
他猛然想起徐光启有五个名字带有“尔”字的孙子,皆有一番学识,最终繁衍出一个庞大的家族,现在上海徐家汇就是他们从前的聚居之处。
那这个徐尔路应该就是其中之一了。
难怪他对几何、数学之类基础扎实,又对铸炮颇有研究,原来是家学渊源。要知道,历史上自从徐光启去世后,大明就很难铸造出质量过硬的红夷炮了。
杨廷麟能请到徐尔路来管理军器局也真是得了一员良将。
苏承羽忙揖礼道:“久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