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完全不同了,纵使最低阶的管队,他也要指挥至少五个人。一个人想指挥好自己的手脚容易,想指挥好别人那就难了。
一个军官至少也得培训大半年才能凑合堪用。想要高素质军官,没有两三年是不可能的。
怎样保证龙卫军军官的供应呢?苏承羽凝神 思 索,很快便想到了后世批量培养军官的方法——建军校。
军校不但能为军队成批供应军官,而且可以确保整个大明军事系统的传承不会断绝。
大明立朝以来并不缺乏优秀的将领,更是出现过不少很能打的部队。最典型的就是戚家军,成军之后向来战无不胜罕逢对手。
但在戚继光过世之后,戚家军便逐渐式微,甚至连练兵之法也一并失传。后人想再建一支戚家军已再无可能。
想要保证大明万年基业不坠,就必须保证国家不断累积的军事经验能代代续存。而军校便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事不宜迟,他立刻起草了一份奏章,先大致向隆武帝汇报了一下自己最近练兵的情况,然后由新兵缺少军官,引出建立军校的想法。
军校起名为“大明皇家军官学堂”,还建议朱聿键亲任学堂总师,就是最高负责人。
苏承羽料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