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个没有炮管的火炮尾部,里面预先装好火药和炮弹。
使用的时候将子铳对接在火炮末端固定,就等于给子铳接上了炮管。发射之后只需替换另一个子铳就能再次开炮,省去了大量装填火药和炮弹的时间。
理论上虽然很美好,但由于这个时代的加工技术限制,子铳和火炮主体之间很难对接得非常紧密,开炮时会造成漏气。加之子铳要嵌套在火炮内部,所以铳壁不可能做得太厚,导致装药量非常低,否则会炸膛。
结果就是装不了多少火药却还漏气,致使射程非常低。千斤佛郎机发射的大概是四磅铁球,有效射程不过半里多而已,而弹丸一磅多的一号佛郎机射程就更只有两百步。
另外由于炮管散热技术的限制,即使不用装填弹药,发射几次之后由于炮管过热,仍得停止发射等待冷却。实际算下来大概也就平均十到二十秒一发炮弹。
这个射速比起二十秒一发的前装三磅加农炮并没有太大优势,但射程上的劣势就非常明显,三磅炮能轻松打到一里之外的目标,六磅炮更有接近一里半的射程。
所以龙卫军那两门四号佛郎机现在已拨给了后备营用于训练,战场上还是加农炮更为实用。
苏承羽差点儿想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