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政者出现,将一盘散沙的朝廷凝聚起来,使大明天下得以维系。否则此时主少国疑的局面,又经历了政变风波,莫说还有建虏时刻准备南侵,便无外敌,泰征朝怕也会面临分崩离析之灾。
而放眼天兴府,一时还真难找出这么个人来。恰好自己此时大败张安、苏聘,率龙卫军入城大显威势,加上之前击败建虏的战功,朝臣纵然想推举他人怕是也不敢提出来。
实际正如朱琳渼所料,仅这一天工夫,已有上百道奏章递入内阁,皆是请陈王辅政的。而这些奏章之上签名联署的官员更是累计数百人。
朱琳渼猛然觉得浑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
眼下的情势不正是他所期盼的吗?!
十七世纪以来所有国家、民族的兴亡的历程和教训,无数远超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大量针对明末时弊的分析、建议,以及后世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无不存储在他的头脑里。
有了这些“法宝”,再加上大明的朝政大权,他有绝对的信心带领大明走出灭亡的宿命!
不,何止是不会灭亡!他眼中光华闪动,大明必会在自己手中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从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远远甩开所有对手,最终俾睨诸国,成为整个世界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