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代工匠的传统做法,想要保证成品规格相同简直是痴人说梦。
莫说不同工匠制出来的东西相去甚远,便是同一个工匠,心情好和心情不好的时候造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
便说大明装备的鸟铳,说是发射三钱铅弹,但到了具体士兵手中,从两钱八分到三钱两分的都有,而且都算是合格品。
火铳之间巨大的差异,迫使每一名士兵在闲暇之余都得根据手中火铳的口径自行加工铅弹,否则不是漏气便是装不进去。
是以想要大规模列装线膛铳,就必须先提高加工工艺,具体来说,便是进行工艺标准化改造。
没有工艺标准,各工匠之间便难以协同,更不用说下游工场制造部件由上游工场装配使用了。
故而苏承羽才下定了决心,借大规模制造线膛铳的契机,在整个大明范围内开始推广工艺标准化。
改变明代工匠们各自为政的习惯,将手工作坊变为真正的工厂!
要知道,从手工作坊到具有标准流程的工厂,欧洲人可是花费了数百年时间。
但这个转变一旦完成,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将得到极大提高,更是铺平了通向工业化的坦途。就国力来说,一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