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加入了争论,朝堂立时吵吵嚷嚷,声音也是越来越大。实则早在上朝之前他们便已开始了争辩,此时不过是从午门外延续到了文华殿前。
朱琳渼好一会儿才算是听明白了,当下是既好气又好笑,自己一心要北伐收复两京,而朝中大员们却在纠结是进守衢州还是退守上饶。
他心中倒是有些纳闷,不是说明末的官员们都特别激进,军事上从来只进不退,只战不和,谁敢退缩就喷谁。崇祯朝就是在他们逼迫下,面对国力不济的局面仍死扛后金,最后被生生拖垮。
但今日文华殿前,诸臣却皆极默契地一致要求固守,争得仅是守哪里的问题。这难不成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实则明末的官员并非都是“二逼”,他们自然知道量力而为、刚极必折才是正理。
但崇祯这哥们为人毫无担当且疑心极重,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内阁,十四个兵部尚书,因大错小错杀了督抚二十多人,文官更是多达近百。
是以彼时的官员们皆风声鹤唳,只敢说最“政治正确”的话——也就是慷慨激昂地叫喊杀灭虏寇——却从不实际出发提出可行方案。
但泰征朝的官员们都知道,如今的辅政王殿下是个注重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