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鞭一百归还原主。三次立刻处死。此外,胆敢收留逃奴的人,也会被抄没家产或是流放。
有了这三条“利器”,建虏便可以随心所欲地“量产”汉人奴隶,并保证其无法逃脱。
彼时的辽东,凡生活水平还过得去的满人家中,少说也有七八名汉人或朝鲜奴隶,即便是普通满族农户,有两三个奴隶也不算多。是以,任一个村中,汉人包衣阿哈,也就是奴隶的数量都数倍于满人。
后世很多人有误解,说满人自己都常自称奴才,他们对汉人也是一视同仁的。
其实这都是对满语不熟悉造成的。满人地位高者会有地位低的满人作包衣,翻译过来就是“家里人”的意思 ,可以看做是一种家长制。这些包衣虽自称奴才,但其实他们的地位相当高,尤其是皇家宗亲的包衣,甚至可以做到大将军一级。
而汉人奴隶则多为“包衣阿哈”,虽都是包衣开头,意思 却是“奴隶”,和人家满人包衣和主子是“一家人”的情形相去甚远。
实际生活中,包衣甚至可以为主子管账,而包衣阿哈只能干耕地、放牧的苦力活。当然,也有不少投降较早的汉人做了包衣,但那毕竟只是少数。
赵功炜又道:“就是草民手里只有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