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福山,便立刻收兵,渡江北上!”
“是!”张家玉应了一声,又犹豫道,“大人,我军仅带了大小三十多条战船,渡江恐显不足,或当征调附近民船以用?”
“我军战船能载多少人?”
“回大人,大船近百人,小船二十到四十上下。安全起见,一趟仅能载六千来人过江。”
“足够了。”朱琳渼道,“我们此番渡江北上乃是取胜之关键,故而万不能走漏了消息。北岸并无虏军守备,第一批六千人足够抢占滩头。其后人马一日之内缓缓而渡即可。”
张家玉虽诧异为何辅政王这么肯定北岸没什么防御,但自江西至今,大人从未有过算错之时,于是便不多问。
朱琳渼自是记得,历史上郑成功北伐之时,便是先在江阴死磕清军,却因城防坚固而久攻不下。后来郑成功意外之下派了数百人登上长江北岸,却发现竟如入无人之地,于是他急令大军尽皆北上,这才绕开了江阴这块硬骨头。
朱琳渼既然知道此事,那就肯定不会再在江阴浪费时间。要知道,郑成功未能攻下南京,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江阴耗得太久,给了建虏回防的时间。
两日后,明军三十余条战船终于缓缓驶入福山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