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们也不在话下。
仅有破虏营的老兵是近几天才紧急加练的夜间行军,不过前后左右都有“熟手”照应又有绳结辅助,倒也没出现什么问题。
从音山到句容现场之间甚为平坦,这又进一步减少了明军的行军难度。仅两个半时辰后,大军便已抵达句容城南。
按照预案,句容城南门昨日便因“门轴断裂”而紧闭修缮。此时龙卫军和破虏营三万人马皆缩在城南,以三里多长的城墙作为隐蔽。同时,有大量化妆成樵夫、渔夫的探马在城东北数里范围内散开,随时监视清军动向。
这便是朱琳渼的句容伏击之策。
句容附近毫无遮蔽,想要在此埋伏而不被建虏发现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朱琳渼却想到了设置假象给建虏以错觉,并利用时间差来暗度陈仓,最终达到伏击的效果。
之所以要选择句容县,一是因为这里离南京仅有六十来里,明军从城下出发,不到一日即可抵达。
二是句容县城可算是方圆百里之内,唯一能隐藏三万大军的“遮蔽物”了。同时,从镇江到南京最近的驿道却并不过句容县,而是从城北三里处穿过。如此一来,明军可以从县城附近突然出击,迅速拦腰截断正从北侧经过的清军,达成伏击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