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水师曾多次演练过如何应对这种“船海”战术,对改良型佛朗机炮极有信心。
故而邵武号只略微调整了方向,与一百五十吨的杨业号、苏定方号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小型战列线,从上风口以战斗帆的速度斜向敌军的盖伦船驶去。稍小些的卫青号和班超号则护住它们北侧,以防被虏船分割。
郑芝龙非常清楚邵武号这种尺寸的夹板船的可怕,但又担心身后明军追上了夹攻,是以只能硬着头皮迎战,盼着作为撒手锏的跳帮战能迅速夺下敌船。
两三海里的距离片刻便至,郑成功几乎不用过多指挥,手下五艘战船便熟练地按照《作战手册》规定斜切到了虏船右舷,与其保持同向而行。
清军“威”字号战船率先开炮——这种海上交锋,往往是训练水平较低的一方,在还未到达最佳射击位置时便先沉不住气随意开火了。结果也是毫无意外,相距一里还多,在海面的晃动之下,炮弹连明军战船的毛都没摸到。
待邵武号的左舷几乎完全与最东侧的“征威”号齐平之际,舷侧的两排炮窗才从前至后依次喷出耀眼的火光。当即便有两颗十八磅炮弹撕开了敌舰的尾部,其中之一将艉楼射了个对穿,而另一颗却钻入“征威”号的炮甲板,撞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