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久守及手下士兵又领了棉衣。明朝的一应后勤工作端的是做到了极致。
这一日,桦山久守听到两名家将看着窗外兴奋地低声交谈,他也好奇地探头向外望去,就见北面一座巍峨雄关,两侧的城墙连绵直到天际,观之令人心潮澎湃。
这应当就是长城了。他定睛看去,却见长城靠东侧的一段被人拆去了二三十丈,木轨道正由此穿过,继续指向北面。
在长城缺口的左侧,建有一座四五丈高的“天守阁”,其实就是座棱堡,死死扼住南下的通道。
其实便是没有这座棱堡,以明军现在的调兵速度,至多十天就能从山东、北直隶赶到山海关,远比建虏的动作要快得多。更何况,按朱琳渼的规划,此次北伐之后,就没有什么鞑虏南犯的事儿了。
继续向北不到两日,车子在宁远停下,木轨道至此结束,路旁能看到大堆已经加工好的木料和碎石等物,显然只要战事顺利,就会立刻继续向北铺设。
宁远便是后世的辽宁兴城。天启六年,袁崇焕在这里凭城坚守,重挫努尔哈赤六万精锐,俘毙过万。直到十四年后明军松锦之大战,建虏才夺下了此城。
桦山久守这几天在路上勤学明军军纪,此时下了木轨车,立刻依律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