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捆绑套餐,比如一部电影,院线和片方定的最低票价是40块,但是电影院又想卖70块,多出的30块还不想和片方分成。
这个时候,结构票就出来了。
电影院会推出套餐,比如一张票+爆米花+饮料,定个80块钱,70元票价,10元食物,对观众来说10块钱买了爆米花和饮料是便宜了。
但是输入系统的确是40元票价和40元食物费用,这多出来的就不用和片方分成。
高级一点就是双系统,就两个系统,一个给联网一个不联网。
不联网的系统打票,票出了,但是没有连接国家的票房统计平台。
就现在2013年,很多三线小城市和小县城,一家电影院全年上报的票房只有40万。
40万什么概念,相当于1.3万张电影票,一年就卖了1.3万张票。
40万票房,影院留一半不到。
一家电影院售票、放映、检票、保洁,再少也要十个员工吧。
小地方就算1000块一个月,十个人一个月1万,一年工资要发12万。
再加上设备维护费、水电费、租金,每年还倒贴钱。
这些小地方管理难,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