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许多读书人趋之若鹜。
趋之若鹜的成语在这个时代还没出现,但宇文温用其形容那场面并不过分,按着飞鸽传书中的内容所说,开业不久各家分店存书几乎是被抢购一空,订单纷至沓来。
驿使从邺城赶来山南黄州最快也得十几日,可宇文温的飞鸽传书只需要一日,精选的信鸽品种如今挥了巨大的威力,让求学社的消失十分灵通。
昨日在河北邺城下的订单,今日在山南西阳城的求学社便得到具体内容,加班加点出版装订,随后打包装车运往河北,从下单至邺城分店到货,不过四十日。
这是宇文温的独家商业机密,所以求学社作为黄州书肆团伙的“带头大哥”,生意要好过黄州其他书肆。
为了最大化降低运费,黄州书肆东家们合作组建一支庞大的商队,分成数只小队,不停地往返于邺城和西阳之间,将各家书肆的“货物”运往遥远的北方。
多番努力下,黄州书肆初步实现了雕版印刷的行业垄断,当然这靠的还是物廉价美,而随着活字印刷的应用,求学社的利润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等雕版印刷普及,“利润增长点”就在活字印刷上,这门技术算是黑科技,但原理很简单,很容易被人照猫画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