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人。
这是一个细致的构想,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其一,用纸来做流通券,那面值是多少?其次,流通券的防伪问题;其三,流通券的行由谁负责?
作为邾国公的代言人,王越给出了详细解决方案,他先从一个典型的买卖说起。
一个荆州客商,组织船队运大量铜钱到黄州,在巴口靠泊后,雇装卸工卸钱,然后装上租来的马车,吭哧吭哧来到西阳城买布。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布坊这边要清点铜钱,数来数去数半天,然后搬运入库。
然后布坊收购葛、麻时还得搬出来,又是数来数去数半天交给供货商,供货商满头大汗把钱装了车,吭哧吭哧拉到附近书肆去买书,或者去买火腿、肥皂之类玩意,又是耗时耗力。
同样,那位荆州客商若是要买其他货物,也使得用车拉钱在城里到处转,和卖家交易时还得数铜钱,要么就称斤,一样的耗时耗力。
说白了就是麻烦,黄州布坊做买卖不收别处作为货款的布帛,用铜钱又破事多。
若是荆州客商在巴口把铜钱兑换,按着比价兑成流通券,在城里“流通”了一圈后,离开黄州时把剩下的流通券兑现,拿着铜钱离开,这可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