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自己于危难之间,尉迟义臣改名杨义臣后,对杨家忠心耿耿,与相比,某些人的操守就让人鄙夷不已。
大象二年变乱之际,有许多周臣投了杨坚,后来成了隋臣,如今周国收复关中,这些人摇身一变又成了“反正忠臣”,和杨义臣一比,真是云泥之别。
其中一人的操行,更是让人诟病。
沛国公郑译,字正义,可是一点也不正义,昔年周太祖宇文泰颇为亲近年幼的郑译,让其与诸子相处,后来高祖宇文邕又很信赖他,让其做太子宇文赟的近臣。
待得宇文赟登基,越级提拔郑译,这位并无太大军功却得封国公爵,贪赃枉法名声狼藉,后来宇文赟遇刺身亡,郑译竟然和黄国公刘昉勾结,将辅政之权转给杨坚。
杨坚以隋代周,“沛、黄”二人居功至伟,没有他两个从中作梗,周国宗室也不会被杀得血流成河。
两人成了隋国的元勋之臣,却在去年年末做了周国内应,助周军拿下长安,如此三番数次反复的行径,当真是让人唾骂不已。
刘昉已于周军入长安当夜身亡,而郑译好端端的活到现在,原本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也没什么,但是有了杨义臣的对比之后,只会让他们愈厌恶郑译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