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在航海上,就是航海钟,因为海上很颠簸,所以用钟摆的时钟受影响很大,必须换另一种不受重力影响的擒纵器,才能将航海钟实用化。
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宇文温只会耍嘴皮子,杨济没有太多精力,只有靠工坊工匠集思 广益,用穷举法来琢磨。
一琢磨就是数年,勉强弄出体积和米缸一样大的耐颠簸时钟,成品率很低,勉强凑够五台,让人带上船去航海,借此验证精确度,然后不断改进,直至达到要求。
大概要花多长时间改进呢?
原先历史里明实用化航海钟的是一位英国工匠,他明的第一台航海钟体积很大,耗时五年。
第二版航海钟,改进期间现问题,然后是走时更加精确的第三版,花了将近二十年时间,而小型化的第四版,又花了数年时间。
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年?宇文温可等不起,他决定另辟蹊径。
哥伦布现美洲,手头上可没有精确的时钟能用,这位航海家基于“地球是圆的”这一原理,靠的是等维度航行,所以能够精确测出纬度的宇文温,可以派人去开辟新航线了。
“现”美洲不现实,因为这需要强烈的利益驱动,才能维持住跨洋航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