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都能料事如神 ,提出三种策略给主公选,万一策略失败,谋士也好回避责任:
上、中、下三策,你选了中策结果失败了,怪我咯?
宇文温好歹忍住吐槽的冲动,开口问道:“寡人以为,你方才所说,尉迟惇真要取而代之,那中策和下策莫非反了?”
“大王,并未相反,以尉迟惇如今的实力,他等得起…”
虽然有些偏题,但王頍还是解释起来,尉迟家族的实力很强,他们掌握的地方,就是当年齐国故地,兵精粮足,还有大规模的马匹来源。
而且尉迟惇年富力强,完全有时间、有精力和宇文亮耗。用软刀子割肉的办法,将天子的羽翼剪除。
但真要耗下去,却会出问题,因为宇文亮不会坐以待毙,甚至在隋国即将灭亡的时候,就想尽办法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文臣武将。
这就存在一个变数。
如果尉迟惇够果断,能在平定陈国、统一天下后,给出一段时间让军队休整然后翻脸,那些骑墙观望的人,很可能无法下决心对抗如日中天的尉迟家族。
这些人会在两家的对决中保持观望,坐视宇文氏完蛋,然后成为新朝臣子。
可一旦时间拖得太久,让宇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