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盐场都在同时琢磨晒盐法,相互间还进行经验交流,所以很快就整理出一套有效的晒盐工艺。
首先是建滩,在平坦的沿海滩涂上按一定的尺寸建造方形滩池,滩池由上而下逐级挖低,落差一般为数寸,上下池之间开有池门,用以引导池水向下走。
最底部的池子里筑平台,用以储备析出的海盐,暂称为盐台。
而滩池周围挖两面或者三面大沟,以备纳潮储水,暂称为盐沟,向海一面的沟堤防开一水门,设闸以便开关控制水流。
其外再开一道潮沟,直通大海用来引潮入沟,备盐沟纳潮所用。
盐滩(池)建成后还要整理,将池内泥土挖松、晾干,再放入海水中泡稀,用脚在池内将这些泥土踩均匀,再用刮板平池底,然后将池内海水排出,用石碾将池底压实压平。
盐滩(池)准备好后就能纳潮,涨潮时等海水达到最高潮位时开水闸引海水入盐沟,然后借助立轴风车或者人力水车将海水从盐沟引入盐滩(池)中最高的那一级。
晒了一日后将第一级池子里的海水导入第二级,晒一日后导入第三级,与此同时又引海水入第一级,逐日以此类推,利用日晒蒸发海水,让池中卤水浓度逐级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