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年要试行开中法,那么官府发放的盐引,要到明年才能兑现,且数额最好不要超过十万斛,因为商贾手上的盐引若不能及时支取食盐,极易动摇人心。
“及时”二字有讲究,到底多快拿到盐才叫做及时?
当月抵达番禹,当月凭借盐引支取食盐,这是理想化状态,实际上很可能做不到,那么当月抵达次月支取,是比较合适同时依旧比较高的要求。
因为这要考虑到集中支取的问题,如果几位豪商同时带着巨额盐引抵达番禹,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总得第一个支取后再到下一个,那么轮到下一个时盐场的食盐存量极有可能不够,需要“现做”。
一旦遇到支取高峰,交付食盐的日期自然要顺延,这和产量有关,而产量又和天气有关,一旦遇到阴雨天气,晒盐进度自然放缓,所以手持盐引的商贾就要在盐场外守候下去,是为“守支”。
如果是遇到大规模集中支取,或者天气不好导致食盐产量下降,以至于出现“守支”的情况,大家都能理解,所以不至于人心惶惶,问题就在于万一因为别的原因导致“困守支”,那就不妙了。
所谓“困守支”,就是为守支所困,若按明代的情况来看,是商贾拿着盐引在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