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他又多年经营族产,钱袋鼓囊囊,不然哪里能在西阳逍遥快活、品尝各种美食。
他虽然不是黄州人,却对西阳很熟悉,可以说,当黄州出现物美价廉的水纺布时,他是头几批到西阳进货的商贾之一,这几年亲眼看着黄州的纺织业从诞生到成长,然后是如日中天。
而现在,柳桢要看着黄州的纺织业日薄西山了。
结束用膳,柳桢径直走出雅间,在恭候多时的掌柜那里签了“单”,领着随从飘然而去。
他是这食肆的老主顾,出手阔绰,和东家熟得不能再熟,所以每次用膳之后可以直接“签单”,三个月结一次账。
走在街上,看着热闹的街景,柳桢惬意的哼起小调来,这是他在看皮影戏时听的曲调,觉得颇有禅意,于是时不时哼上一哼,感慨世事无常。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柳桢还不到三十岁,但经商已经有十余年,他是次子,所以从半大不大起就跟着家里的掌柜们学着做买卖,做的还是行商,吃了许多苦头,见过许多悲欢离合。
所以他对这几句小调颇有感触,而眼下,黄州纺织业即将日薄西山,正配得上这几句小调。
就在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