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民呢?
很简单,吏治,如果推行一项政策前不事先整顿吏治,再好的政策都没用。
俗话说歪嘴和尚没正经,一项政策无论制定时的初衷有多么美好,实行的时候都要靠各级官僚一层层推行下去,到最后,大多变得面目全非。
王安石推行青苗贷,是因为他在做地方官时在治下推行过,效果不错,确实救了急,让家境拮据的农户免于高利贷的祸害,于是王安石成为宰相之后,不顾阻力将青苗法大范围推广。
这一推广,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还引得民怨沸腾。
问题就在于“一刀切”,王安石不顾各地情况不同的现实,强行推广青苗贷(青苗法)。
新法-青苗法推行是否顺利,是考核地方官的指标之一,于是各级官员们为了前程,逼迫不需要借贷的农户去借青苗贷,而本来规定是二分利,又被地方官偷偷加派。
又因为是官府主导放贷,于是各种揩油的手段就来了。
民间借贷利息高,但成交很快,双方讲好价钱就能成交,而官府推行的青苗贷,办起来手续麻烦,流程复杂,一群胥吏趁机吃拿卡要,雁过拔毛。
急着种田的农民哪有时间和这些胥吏耗,只能任由对方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