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进行过了,明初的郑和舰队,走的是一条成熟千年的航线。
《神 丹经》这本书,就详细记载了南洋诸国、西洋诸国的风土人情,这都是得益于发达的南洋航线、西洋航线,各国风土人情,不是作者凭空编出来的。
宇文温看过之后,感慨之余,有些唏嘘。
对于后世的许多人来说,提到大航海时代的南洋,就会想到富含金矿、铜矿的吕宋(菲律宾),就想到西拔牙殖民者建立的马尼拉据点,宇文温也是如此。
然而实际上,中原对于吕宋,早在后汉末年就已经有所了解。
三国时期东吴的船队就已经抵达菲律宾群岛,当时,孙权派遣朱应、康泰出使扶南,顺便勘察南洋诸国,这两位就率领船队抵达过涨海东界的“自然大洲”。
涨海,就是后世所称南海,而“自然大洲”,就是吕宋(菲律宾)群岛,朱应、康泰此行,却不是开辟崭新航线去探索未知海域,他们是根据之前就有的航线进行航海。
所以,汉末魏晋时期,中原的海船就抵达过“自然大洲”,海商们对这个地方不陌生,市舶司收集来的消息称,交广一带的海商反映,现在的“自然大洲”上,就已经有来自交广的人在开矿,开采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