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相对安全的航线,避开了东海深处的“滚涂浪”,沿途有海岸或者岛屿,可以让船只避风,可行性很高。
这样的三角贸易,船只一般是当年一月出海,回来时,是五月左右,尽可能避开风暴频繁夏秋季节,安全很多。
而一艘海船走这样的三角航线进行贸易,只要不发生海难,一趟下来,获利不低于十倍,这样的利润,足以让人疯狂。
当然,船主也可以选择简单一点的航线,利润下降,耗时也没那么久。
至于岭表需要的冰块、手工制品,以及中原需要的香药、象牙等奇珍异宝,市舶司会组织专门的船队进行南北运输,中途分一些在鸡笼,作为中转。
这些船队不参与北洋和南洋海域的三角贸易,而所有海船进行海贸时,都要在在市舶司各贸易据点的监督、引导下进行,不得恶意竞争,不得恶意压价以至于把“行情”搞砸。
看到这里,元岩放下放大镜,看着舆图和一堆资料,欲言又止。
如此规模的海上贸易,仅仅是北洋海域的“三角航线”,就使得市舶司必须配备足够的吏员和军队(水师),才能确保鸡笼、琉球、博多、耽罗这几个贸易据点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航线不被海寇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