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切身体会到西阳城的兴旺到了何种地步,体会到西阳纺织业、造纸业、制瓷业的规模和实力有多大。
也由此明白,为何朝廷当初同意修建光黄铁路,不怕会因此导致财政入不敷支。
宇文恺不懂商税,但也能看出来,一旦光黄铁路建成,黄州出产的产品必然依靠这条铁路输送到淮西地区,那么届时官府光是收通行税的所得就会很可观。
不仅是黄州的产品,还有长江上游各地以及岭表运抵西阳的特产,都会通过这条铁路,源源不断的输入淮西地区,然后装船,沿着淮水运输到淮水中下游地区。
所以,这条光黄铁路的巨额“运营成本”所造成的巨额开支,对于收税收到手软的官府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宇文恺全程目睹了一条铁轨的制作过程,佩服起这一项项复杂的工艺,回想起光黄铁路的规模,不由得失神 ,随后想到了已经开始建设的三门峡铁路。
朝廷为了解决三门峡漕运的问题,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采纳了豳王提出的方案,以水-陆-水的方式,在砥柱之险附近,修建一条二十里长的铁路,绕开天险。
这方案是豳王提出来的,所以建设也是由豳王推荐的官员来主持,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