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尉迟氏灭亡之后,于仲文没了复仇对象,而随着陈、周两国交好,孔范不再外出打仗,也不需要于仲文在军事上出谋划策,所以于仲文变得“默默无闻”起来。
如今情况危急,周军不宣而战夺得京口,即便于仲文觉得与己无关,他也得到谋主孔范那里露个脸,和其他人一样提出一些建议,好歹应付一下场面。
于仲文没资格入宫议事,而孔范从宫里回来后,样子有些疲惫,只是对心腹们大概说了一下敌情,所以于仲文只是根据这些军情,说出自己的意见。
首先,周国不宣而战搞偷袭,攻占京口的兵马,必然是奇兵,己方切不可仓促迎战,因为敌军就是想要速战速决。
淮南为陈国控制缘故,来犯敌军必然是走海路入长江,实际上这种做法很冒险,因为算是孤军深入,后援恐怕不会有。
那么对方在江南待得越久,被陈军切断后路以至于身陷重围的危险就越大,所以,敌军必然希望陈军出击,那么对方只要在决战中获胜,建康就唾手可得。
所以于仲文认为己方不可以急,应该据守建康,即便对方兵临城下,也不要轻易出战,待得勤王兵马抵达,人多势众之后敌军无机可乘,必然撤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