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级河段、多级船闸,还有数个大型堰坝作为水位调解设施。
整条运河及配套设施是靠着无数烧煤的蒸汽抽水机调节水位,让“水往高处流”成为可能,让连接上宛和叶城的运河成为现实。
杨瓒一家经由襄阳渡过汉水,抵达北岸樊城后骑马赶路,到了上宛后,就亲眼目睹了蒸汽抽水机组给运河“补水”的壮观情景。
那一根根冒出滚滚黑烟的烟囱,那一座座高大的蒸汽抽水机,不断发出的轰鸣声,还有源源不断喷涌出来的水龙,让目睹奇观的人们震惊得目瞪口呆。
此时此刻,杨瓒看着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只缓缓前行,饶有趣味的问随行吏员,想知道这些船都是向着一个方向前进。
吏员的回答倒也简洁,因为叶宛运河的航运十分繁忙,为了提高通行效率,航运时段分昼夜,在白天,船只自东向西航行,单向行驶;夜间,船只自西向东航行,也是单向行驶。
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若要保持双向通行,运河的宽度会让施工的土方量翻倍,而要维持运河水位,就得投入更多的抽水机,消耗大量的燃煤,让运河的运行成本翻上几倍。
基于多方考虑,朝廷最后定下的方案,就是开挖一条宽度为单向通行